逻辑判断题是判断推理部分的重点,要学习的要点较多,理解起来更不是比较容易,需要大伙花更多的精力和毅力去学会这部分的常识。
逻辑判断主要有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势必性推理,二是可能性推理,包括常说的削弱和加大。
方法1:当考查条件命题推理规则时,否前、肯后的选项基本可以排除。
【例1】研究表明,训练对人类大脑有积极推动作用,假如坚持训练,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成人两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减少。
由此可以推出:
A、人类大脑假如不进行训练,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成人两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就会进一步提升
B、假如没减少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成人两性疾病的发病风险,那肯定是没坚持训练
C、假如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成人两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减少了,那样就肯定是坚持训练的结果
D、是不是坚持训练,直接决定了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成人两性疾病的发病风险能否得到减少
答案:B
【分析】依据题干关联词“假如……就……”等,可知考查条件命题的推理。
第一翻译题干:①坚持训练→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成人两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减少。
剖析选项:A项,“不进行训练”是对①的“否前”,排除;C项,“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成人两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减少了”是对①的“肯后”,排除;D项,“直接决定了”表述过于绝对,说法有误,排除;B项,“没减少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成人两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是对①的“否后”,依据“否后必否前”,该项可推出。
故答案为B。
方法2:朴素逻辑题,选项信息特别充分的,用代入法,又直接又快。
【例2】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可以确定其中每一个人所从事的专业范围。已知:
(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初次演出;
(2)画家曾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
(3)作家正筹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
(4)甲从来没见过丙。
下面哪一项正确地描述了每一个人的身份?
A、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
B、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
C、甲是画家,乙是作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
D、甲是作家,乙是画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
答案:B
【分析】由条件(1)可知:甲和丙都不是歌唱家,排除选项A、C;由条件(2)可知:乙不是画家,排除选项D。故答案为B。
方法3:朴素逻辑的题,越没思路,越难,一般答案越靠前。
【例3】赵甲、钱乙、孙丙、李丁和周戊分别住在赵楼、钱屯、孙家堡、李庄和周店五个村中,已知:
(1)每一个姓氏与所在村庄的第一字不同;
(2)赵甲、孙丙不住李庄;
(3)钱乙不住孙家堡或周店;
(4)李丁不住在赵楼或钱屯;
(5)周戊不住钱屯或赵楼;
(6)除非赵甲住李庄,钱乙才住李庄;
(7)若赵甲住孙家堡,则孙丙住李庄。
依据以上信息可得出:
A、李丁住孙家堡
B、钱乙住李庄
C、孙丙住周店
D、赵甲住钱屯
答案:A
【分析】本题中需要排序的对象比较多,并且题干所给的已知条件大多不是确定信息,假如要做完整排序只可以用假设法一个一个去试,必然会耗费较长的时间。假如大伙的做题时间比较紧张的话,一般建议大伙先跳过这个题,等做完其他的题再来看,假如到了最后没时间了,建议大伙可以蒙个A。
依据条件(2)甲不住李庄且丙不住李庄,结合条件(6)和(7)可知,乙不住在李庄,甲不住在孙家堡。此时,由由于每一个人的姓氏与村庄第一个字不同,所以丁也不住李庄,只能戊住在李庄,排除B项;
此时剖析条件(3),假如乙住在孙家堡,则与条件(3)违背;假如乙住在周店,则也与条件(3)违背,因此乙不可以住在孙家堡,乙也不可以住在周店,再结合(1)乙不可以住在钱屯;那样乙只能住在赵楼;
甲不住在孙家堡,乙不住在孙家堡,戊也不住在孙家堡,再结合条件(1)得出丙也不住在孙家堡,只能是丁住在孙家堡。
方法4:削弱中,直接否定结论、题干结论的矛盾削弱力度都非常强,基本为答案。
【例4】研究发现,通过游戏孩子把自己的焦虑和担心等情绪表达出来,并在游戏过程中掌握解决冲突,体验我们的情绪,探索与别人相处的方法,渐渐知道身边的这个世界。
假如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的是()。
A、孩子们在游戏中遭到挫折后总是倾向于逃避现实
B、孩子们并不喜欢与伙伴们一块推荐玩具或者零食
C、常常打游戏的儿童遇见陌生人时并不主动打招呼
D、孩子们打游戏的时候,必须要有父母在身边陪护
答案:A
【分析】题干结论是孩子通过游戏可以把我们的情绪表达出来,解决矛盾冲突,掌握与别人相处,并知道身边的世界。A项指出孩子在游戏中受挫后会逃避现实,说明通过游戏不可以起到解决冲突,知道世界有哪些用途,直接削弱了题干结论,当选。B和D都是不可以削弱的,C的选项不打招呼并未必就是因为游戏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孩子本身就非常自闭症内向。
方法5:因果论证的削弱题中,因果倒置基本为答案,可秒选。
【例5】研究发现,大家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到孤独。研究职员招募了1787名19岁至32岁的成年人,让他们完成一份问卷。调查发现,在社交媒体上天天花浪费时间间超越120分钟的人感觉到的孤独,大约是那些天天浪费时间少于30分钟的人的两倍。研究职员讲解说,这可能是由于大家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越多,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的时间就越少,因此越容易感到孤独。
以下哪项假如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结论?
A、越容易感到孤独的人越喜欢用社交媒体
B、越喜欢用社交媒体的人,对生活的认可度越低
C、大家愈加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来认识别的人的生活
D、大家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积极历程,容易使接收此类信息的人心态失衡
答案:A
【分析】依据问法中的“削弱”,可知本题考查削弱型题。
结论:大家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到孤独。
A项,指出越容易感到孤独的人越喜欢用社交媒体,说明并非由于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长才越容易感到孤独,而是由于本身孤独才会去用社交媒体,是因果倒置的削弱项,削弱了题干结论,并且因果倒置的削弱力度非常强,因此可以直接选择A。
方法6:对比实验的削弱一般为另有他因,加大一般为排除他因。
【例6】英国一项研究发现,人只须在每餐饭前半小时喝一杯500毫升的水,并坚持3个月,体重就能减轻2至4公斤。研究团队邀请了84位超重的成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41位被需要在餐前喝500毫升水,另外43位则照常生活。3个月后,团队发现三餐前喝水的人,平均体重降低了4.3公斤;而餐前没喝水的人,平均体重只降低了0.81公斤。研究职员说,没喝水的那组人,“平均运动量”比餐前饮水的人更高,这说明餐前喝适合的水真能减肥。
以下哪项假如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餐前喝水的那组人同时也注意控制饮食
B、餐前没喝水的人中有些体重减轻了4公斤
C、除去餐前喝水,两组的其他状况都是一样的
D、餐前没喝水的人就餐中会喝更多的汤和饮料
答案:C
【分析】题干内容为通过两组不同职员的对照试验,去研究餐前喝水与减肥之间的关系,考查对比实验。为确保实验结果的有效性,一般只能设置一个变量,其他原因应该维持一样。C项说明两组对象其他条件一致,即排除去其他原因的影响,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支持了题干结论,当选。而A项则说明可是能控制饮食这个缘由致使餐前喝水的人体重降低得更多,是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为削弱项。
方法7:首要条件假设中,涉及到首要条件和结论中的跳跃定义的选项基本为答案。
【例7】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某科研团队研究发现,ALS的疾病进步与肠道微生物AM菌的数目密切有关。研究职员察看和比较了37名ALS病人及29名健康亲属的肠道菌群和血液、脑脊液样本。他们发现肠道细菌菌株有差异,其中有一种菌株与烟酰胺的产生有关。除此之外,在这类ALS病人的血液和脑脊液中,烟酰胺水平有所降低。
若要上述研究发现成立,需要补充的首要条件是:
A、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很复杂
B、烟酰胺是肠道微生物AM菌的代谢物
C、小鼠补充烟酸胺后,ALS症状得到了减轻
D、人体肠道细菌的变化与ALS的疾病进步速度有关
答案:B
【分析】依据问法中的“首要条件”,可知本题考查首要条件假设题。
结论:ALS的疾病进步与肠道微生物AM菌的数目密切有关。
首要条件:ALS病人的血液和脑脊髓液中,烟酰胺水平有所降低。
论证剖析:以前提中的定义“烟酰胺”到结论中的定义“AM菌”,出现了明显的跳跃,补充首要条件考虑在这两个跳跃定义之间搭桥。
A项,不涉及“烟酰胺”和“AM菌”,排除;
B项,既有“烟酰胺”,也有“AM菌”,且指出烟酰胺是肠道微生物AM菌的代谢物,说明烟酰胺的水平确实和AM菌有关,打造了首要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为搭桥项,为题干论证成立的首要条件,当选。
C项,只涉及“烟酰胺”,不涉及“AM菌”的关联,排除;
D项,不涉及“烟酰胺”和“AM菌”,排除。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得最新开课信息)2025年系统课 行测(50集全)7w+播放 考试知识点全方位2025年系统课 申论31讲(申倩主讲)3.8万播放 领取讲义行测刷题课(2025年新版、全国通用)3.2万播放 考试知识点梳理2025年江苏考申论刷题班2人团价680元,速抢名额2022-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考试试题(考试前突击)17w+播放 考试真题解说2021-2024年江苏考申论考试真题(考试前突击)7w+播放 ABC类全方位解说2022-2024年山东考申论考试真题(考试前突击)4.8w播放 考试真题梳理,考试知识点全方位2023-2024年浙江考申论考试真题(考试前突击)2w+播放 面对面告诉你写
- 欢迎访问国考网!提供2025年全国公务员考试时间、成绩查询、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报考条件、职位表、考试公告、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历年真题、分数线查询等公考资讯。